中國式一個儀式感十分重的國家,不僅傳統節日,像二十四節氣人們也都會十分重視,每個人都知道二十四節氣的劃分,並且中國古人衍化出來各式各樣適宜節氣的飲食習慣及風俗,而一年中最熱的大暑,有什麼傳統習俗呢?
大暑氣候特點
大暑是夏季最後一個節氣,也是整年當中日照最強烈,最炎熱潮濕的節氣,且降水量也非常多的節氣,高溫與多雨時期基本一致,大暑節氣的氣候特徵表現為雨熱同期。大暑時節是喜溫作物生長速度最快的時期,也是雷陣雨最多的時節。這時節中國大部分地區進入一年中最熱的時期,除青藏高原及東北北部外,大部分地區天氣炎熱,35℃的高溫已是司空見慣,經常還會出現40℃的高溫天氣,全國南北各地溫度相差不大。
食伏姜驅寒
人們把三伏天曬的姜稱為伏姜,在一年中最熱的三伏天中,把姜切絲或者榨汁後與紅糖攪拌在一起,裝入容器中蒙上紗布,於太陽下晾曬。充分融合後食用,對老寒胃,傷風咳嗽等有奇效,並有溫暖保健的功效。 伏姜中的姜辣素能有效地治療吃寒涼食物過多而引起的腹脹、腹痛、腹瀉、嘔吐等。喝過伏姜後,人會有身體發熱的感覺,這是因為它能使血管擴張,血液循環加快,促使身上的毛孔張開,這樣不但能把多餘的熱帶走,同時還把體內的病菌、寒氣一同帶出。當身體吃了寒涼之物,受了雨淋或在空調房間里呆久後,喝杯伏姜能及時消除因肌體寒重造成的各種不適。
燒伏香祈求百穀豐登
大暑時候,百姓們有燒伏香習俗,即是在三伏天中燒香,大暑氣候炎熱溫度高,因此田地里的農作物生長十分快速,大部分地區的旱、澇、風災也最為頻繁,搶收搶種,抗旱排澇防颱和田間管理等任務很重;因此百姓燒香祈福,祈求風調雨順,百穀豐登;還有一種說法接近於中醫的灸,在伏天里用葯香熏烤特定的穴位,可以治療多種頑固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