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節氣時令,具有不同的氣候特徵。二十四節氣,作為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其中,含有較高的氣候學問,以致於到了今天依然被科學所認證。不同的節氣之間,存在天氣氣候的聯繫與相互影響,它們構成了每年的氣候整體特徵。
2022年大暑的日期
進入2022年後,在農歷的六月廿五、公歷的7月23日,就是此年的大暑日期,且此節氣具有高溫酷熱、台風與雷暴頻繁的氣候特徵。二十四節氣之一,夏季最後一個節氣。小暑後十五日斗指未為大暑;太陽黃經為120°;公歷7月22—24日交節。「暑」是炎熱的意思,大暑,指炎熱之極。大暑相對小暑,更加炎熱,是一年中日照最多、最炎熱的節氣,「濕熱交蒸」在此時到達頂點。
大暑風俗習慣
每年的大暑節氣,全國不同地區依然保留著一些重要的風俗習慣,比如福建地區的吃荔枝習俗,曩昔的鬥蟋蟀習俗,浙江台州的送大暑船習俗等。吃荔枝:南邊的福建區域,正值荔枝上市的時節,含有豐厚的葡萄糖和維生素,在大暑節氣拿出來吃,最愜意、最補養,民間以為該類生果營養價值都與人蔘差不多了。鬥蟋蟀:在曩昔,像商場、坊間都有鬥蟋蟀的活動,很多人圍觀,現在現已不常見,能夠協助避暑。送大暑船:浙江的台州鄰近,曩昔到了大暑時令,常有疫病產生,所以民間會製造大暑船,表達了老百姓請求祛病消災的美好願望。
大暑養生養陽驅寒
在大暑節氣,人體可通過養陽驅寒的方式去達到養生的目的,尤其是那些身體內寒氣較重的人。站在中醫的角度,按照《黃帝內經》的說法,夏天草木茂盛,是一年當中最熱的時候,此時人體的陽氣也由內而外的散發到體表,所以此時是「陽氣在表,胃中虛冷」。中醫講春夏養陽,春夏要順應陽氣生發特點,顧護人體陽氣,所以吃些生薑能幫助陽氣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