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大物博,即使是過同樣的一個節日,民俗風情也會不一樣。就像七夕節日,南北方的過法食物就存在很大的區別,但是關於七夕這天,無論南北都會精心准備食物,然後進行一些祭祀活動,有的地方在今天還會有祭祀祖先和灶王爺的傳統。
七夕情人節來歷
幾千年以前的七夕並不是所謂的情人節,是經過了歷史的變遷,七夕被賦予了「牛郎織女」的美麗愛情傳說,使其成為了象徵愛情的節日,從而被認為是中國最具浪漫色彩的傳統節日,在當代更是產生了「中國情人節」的文化含義。七夕節又稱七巧節、七姐節、女兒節、乞巧節、七娘會、七夕祭、牛公牛婆日、巧夕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七夕節由星宿崇拜衍化而來,為傳統意義上的七姐誕,因拜祭「七姐」活動在七月七晩上舉行,故名「七夕」。拜七姐,祈福許願、乞求巧藝、坐看牽牛織女星、祈禱姻緣、儲七夕水等,這些習俗都七夕節特有的習俗。七夕節起始於上古,普及於西漢,鼎盛於宋代。在古代,七夕節是靚女們的專屬節日。在七夕的眾多民俗當中,有些逐漸消失,但還有相當一部分被人們延續了下來。七夕節發源於中國,在部分受中華文化影響的亞洲國家如日本、朝鮮半島、越南等也有慶祝七夕的傳統。2006年5月20日,七夕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然後把這些都保留下來了。
乞巧活動
各地慶祝七夕的發那個是不太一樣,這些民俗也為各個地方添加了神秘感,吸引人們去了解。在一些內陸地區,乞巧活動比較盛行,婦女們往往要結紮穿花衣的草人,謂之巧姑,不但要供瓜果,還栽種豆苗、青蔥,在七夕之夜各家女子都手端一碗清水,剪豆苗、青蔥,放入水中,用看月下投物之影來占卜巧拙之命,還穿針走線,競爭高低。
祈求姻緣
少男少女們會在七夕當天約會,以慶祝中國的情人節。七夕當天如果天氣晴朗,仰望天際可以看到一道銀河橫貫南北,銀河的東西兩岸,各有-顆閃亮的星星,隔相望,遙遙相對,那就是牽牛星和織女星。婺女星後來衍化成神話中的女神,民間即稱為七姐、天仙娘娘、七娘媽等,是編織雲彩、情侶、婦女、兒童的保護神。世間無數的有情男女都會在七夕夜晚對著星空向織女祈禱自己的姻緣美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