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吃啥有何寓意 吃春菜寓意平安健康

  在二十四節氣當中,每一個節氣都有他自己應該吃的傳統食物,有些是他的風俗習慣,而有些則是他的養生指南,比如說在春分這一天就有吃春菜的一個習俗,而除了吃春菜之外,在這一天還有很多的飲食方面的講究是中醫學中養生的注意事項。

春分吃啥有何寓意 吃春菜寓意平安健康

  習俗吃春菜寓意平安

  在春分當天吃春菜是我國歷史悠久的傳統習俗之一,春菜的意思就是說是春天的蔬菜。在嶺南一帶,春分有吃春菜的風俗。「春菜」是一種野莧菜,鄉人稱之為「春碧蒿」。逢春分那天,全村人都去採摘春菜。在田野中搜尋時,多見是嫩綠的,細細棵,約有巴掌那樣長短。採回的春菜一般家裡與魚片「滾湯」,名曰「春湯」。有順口溜道:「春湯灌臟,洗滌肝腸。闔家老少,平安健康。」昔日嶺南四邑有「春分吃春菜」之習俗。「春菜」是一種野莧菜,從田野中採摘回來的春菜一般與魚片「滾湯」,名曰「春湯」。所謂「春湯灌臟,洗滌肝腸。闔家老少,平安健康」。陽江婦女則會在這天到山上採集百花葉,弄成粉末與米粉和在一起做湯麵吃,相傳可以清熱解毒。

  養生飲食注意

  在春分當天除了要吃春菜這一個習俗之外,其他一些飲食方面也要多加註意,畢竟春分是養生的好時機。春天新陳代謝旺盛,飲食宜甘而溫,富含營養,以健脾扶陽為食養原則,忌過於酸澀,宜清淡可口,忌油膩生冷,尤不宜多進大辛大熱之品,如參、茸、附子、烈酒等,以免助熱生火。春天宜多吃含蛋白質礦物質、維生素(特別是B族維生素)豐富的食品;特別是各種黃綠色蔬菜,如瘦肉、豆製品、蛋類、胡蘿卜、菜花、大白菜、柿子椒、芹菜、菠菜、韭菜等,此外,還應注意不可過早貪吃冷飲等食品,以免傷胃損陽。

  養脾佳品大紅棗

  想要從食品方面進行養生,那麼選擇溫潤進補的東西來吃,是再好不過的,包括在春分這一天,我們的飲食也要多多注意。我國古代名醫孫思邈說過:「春日宜省酸增甘,以養脾氣。」意思是說,春季宜少吃酸的,多吃甜的。中醫認為春季為肝氣旺盛之時,多食酸味食品會使肝氣過盛而損害脾胃,所以應少食酸味食品。而人們在春天裡的戶外活動比冬天增多,體力消耗較大,需要的熱量增多。但此時脾胃偏弱,胃腸的消化能力較差,不適合多吃油膩的肉食,因此,熱量可適當由甜食供應。紅棗正是這樣一味春季養脾佳品。

熱門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