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正月十四放鞭炮 扎燈籠懸掛寓意美好

  每一個人都是希望自己能夠擁有一顆最美好的生活,所以做的很多事情都非常的注意。我們在面對著春節這個一個重大的喜慶日子裡面,也希望自己在春節裡面能夠遵循春節當中的習俗,希望自己能夠擁有一個好的運氣。希望新的一年能夠讓自己擁有屬於自己的快樂。

為什麼正月十四放鞭炮 扎燈籠懸掛寓意美好

  放鞭炮由來

  這來源於一個傳說,天帝有隻寵物神鳥,誤入人間迷路被獵人射死,天帝大為震怒,揚言要在正月十五的時候,派天兵燒光人類和人間的生靈,有一個老人想出了一個辦法,在正月十三、十四、十五這三天,扎燈籠懸掛起來,處處放鞭炮,響聲震天,天帝就認為人類已經被燒死了,因此這一天燃放爆竹是很常見的習俗。

  注意事項

  正月十四是忌回娘家的,都說初一和十五不宜回去,其實這一天也不能回女方的家。因為十五禁止回父母那兒是為了避免看到娘家燈,作為元宵節前夕,其實到處已經張燈結綵了,各處都掛上燈籠,這時候走在路上依舊能看到娘家的燈,因此也是需要規避開來,而且舊時有種說法,有個嫁出去的姑娘執意要回,後來父母和嫂子一家人身體都出了點問題,流傳下來就變成了若是回娘家就有不吉利的影響。

  描寫這一天的詩句

  正月十四夜

  (宋·孔平仲)

  都人行正樂,天氣忽微陰。

  盡恐明朝雪,如何此夕心。

  輪蹄迷道遠,鼓吹亂更深。

  我獨甘幽靜,青燈照苦吟。

熱門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