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養生是很重要的,民間就有冬病夏治的做法,夏季我們的毛孔打開更有利於我們體內濕氣毒氣的排除,所以很多人會選擇在夏季的時候治療一些慢性疾病效果勢很好的。同時我們在夏季的時候也要注意一些養生措施,不要嚷自己的身體再出現新問題。
進補不可冒進
因為經過了一整個夏季,我們的進行了大量的排汗,有些人可能體內也累積了很多的時期,所以想著立秋後要進步,但事實上不宜操之過急,過早進補容易導致上火,中醫有「秋冬養陰」的說法,因此初秋進補宜清補潤燥為主,如銀耳、蓮子、百合、玉竹、葡萄、蘋果、雪梨等。同時保障高蛋白的攝入,如豆腐、牛奶、魚肉、雞蛋等,提高免疫力。另外,適當增加各種薯類的攝入,如山葯、土豆、芋頭等,有助於補充體力,緩解秋乏。
秋季瓜果要慎吃
入秋的瓜果涼性比較大,過多食用或者冰鎮食用的話時很容易導致一些吉星腸胃病的發生的。在夏令大量食瓜雖不至於造成脾胃疾患,卻已使腸胃抗病力有所下降,立秋後再大量生食瓜果,勢必更助濕邪,損傷脾陽,脾陽不振不能運化水濕,腹瀉、下痢、便溏等急慢性胃腸道疾病就隨之發生。因此,立秋之後應慎食瓜類水果,脾胃虛寒者尤應禁忌。
運動時間在下午
這段時候喜歡鍛煉的人群特別時戶外鍛煉的要選擇好時間,一些特殊人群更需要注意,老年人過早參加鍛煉,對身體健康並不利。入秋之後,市民可選擇下午進行鍛煉,此時氣溫較高,人的運動中樞神經較活躍,此時適當鍛煉對人體健康十分有益。市民可以選擇快走、慢跑、游泳等運動方式,每天運動時間在1小時左右為佳。慢跑是一項很理想的秋季運動項目,能增強血液循環,改善心肺功能,減輕腦動脈硬化,使大腦能正常地工作。跑步還能有效地刺激代謝,增加能量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