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襁褓的拼音怎麼讀,襁褓之中是什麼意思
襁褓的讀音:qiǎng bǎo。襁褓,指包裹嬰兒的被子、帶子、被子,也就是嬰兒的包被。也用來指一歲以下的嬰兒,所以現實生活中也有很多人用襁褓來稱作沒有滿周歲的孩子。
嬰兒出生之後都是需要包裹著襁褓睡覺,因為新生兒沒有什麼安全感,身體各個方面都沒有發育,極容易受到外界的聲音、震動等影響,一旦聲響過大就容易被嚇到。而用襁褓包裹著,能夠讓新生兒感受到自己身體周圍被包裹著,由此感受到安全感,也能因此而睡得更加安穩。

古代年齡稱謂有哪些
嬰兒:人初生。襁褓:泛指一歲以下。
孩提:兩至三歲。
始齔、髫年:女孩七歲。
始齔、齠年:男孩八歲。說明:根據生理狀況,男孩八歲、女孩七歲換牙,脫去乳齒,長出恆牙,這時叫“齔”,“齠年”或“髫年”。
總角:幼年泛稱。
垂髻之年:指兒童。(古代小孩頭髮下垂,引申以指未成年的人。)
黃口:十歲以下。
幼學:十歲。(《禮記·曲禮上》:“人生十年曰幼,學。”因為古代文字無標點,人們就截取“幼學”二字作為十歲代稱。)
金釵之年:女孩十二歲。
豆蔻年華:女子十三四歲。
舞勺之年:十三歲至十五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