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雖然有二十四節氣的氣候指導,但有時會因某些原因導致極端天氣的出現,以此形成自然災害,影響著農作物與人們的正常生活等。尤其是近幾年,在全國各地均有不同程度的不同尋常的極端天氣發生,並造成了不好的結果。
大暑具體時間
2022年大暑的時間,是在農歷六月廿五、公歷7月23日的凌晨4點6分49秒,當天為星期五,以此進入大暑節氣。大暑節氣是二十四節氣之中的第十二個,夏季後-個節氣。每年的公歷7月22日、23日之間,太陽到達黃120°,是大暑節氣。與小暑一樣,大暑也是反映夏季炎熱程度的節令,耐暑表示天氣炎熱至極。
大暑天氣溫度
一般而言,每年到了大暑,全國大多數地區的溫度都在35℃以上,呈現出高溫炎熱的天氣狀態,有些地區甚至會出現40℃的高溫。大暑節氣正值「三伏」,是我國一年中日照最多、氣溫最高的時期,全國大部分地區乾旱少雨,許多地區的氣溫達35度以上,一些地區的最高溫度會出現40攝氏度的高溫天氣,俗稱的「三大火爐」也最旺。在我國華南以北的長江中下游等地區,如蘇、浙、贛等一帶處於炎熱少雨季節,雨水的天氣在此時很難出現,因此會出現乾旱的現象,造成一些自然災害。
大暑喝伏茶
高溫炎熱的大暑,在有些地區,依然保留著喝「伏茶」的習俗,可起到清涼祛暑的作用。所謂「茯茶」,簡而言之,是一種適合在三伏天喝的茶水,由金銀花、夏枯草、甘草等十多味中草葯煮而成。喝伏茶的習俗歷史悠久,至今在我國浙江溫州一些地區仍有保留。在古代,一般從農歷六月初到八月末,很多農村都會在田間地頭或者村口涼亭免費供應,以防來往的農民伯伯們勞作中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