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是現代人們最關注的問題,在這個各種病毒疾病肆意橫行的時代,養生風潮還是掀起,有健康才有生活、有健康才能談理想談未來談遠方,而在二十四節氣中,每個節氣都有自己的氣候特點,養生方法要跟隨二十四節氣的變化而變化。
1、忌諱食用大量瓜果
大暑世界,天氣炎熱,人們的腸胃消化功能會降低,如果大量吃進生冷瓜果、寒性食物,會損傷脾胃陽氣,使脾胃運動無力,導致脾胃虛弱,寒濕內滯,嚴重者則會出現腹瀉、腹痛等癥狀。
2、忌諱陽光直射
大天每天上午11時到下午4時是紫外線、紅外線最強的時候。過強的紫外線可造成皮膚和眼睛的損傷,並可致皮膚癌。而長時間照射紅外線,可使顱內溫度上升,腦膜出現炎症,發生日射病。因此應盡量避兔在陽光最強的時候在室外運動,更不可光著上身運動。
3、忌諱高強度運動
大天人體能量消耗很大,運動時更要控制好強度。一旦出現中暑癥狀,應立即到陰涼通風處坐下,喝些涼鹽開水,呼吸新鮮空氣,在頭額部或腋下等處進行冷敷。有頭暈、頭痛、噁心、嘔吐等癥狀時,可服用人丹、十滴水等祛暑葯物。如經過處理仍不見好轉,應立即到醫院就診。
4、切勿急躁
大暑時,高溫炎熱,人容易急躁上火,易動肝火,易會覺得看什麼都不順眼,心煩意亂、食慾不振、急躁焦慮等,這就是典型的「情緒中暑」癥狀。靜心養生,俗話說「心靜自然涼」,心態宜清靜,越是天熱越要「心靜」,以避免不良刺激。
5、不要熬夜
時下暑性炎熱,容易耗氣,正常人都會覺得乏力,所以最好能夠早休息,盡量不要熬夜。要調整起居,保證充足睡眠,中午應午睡~1小時,因睡眠與情緒和免疫力密切相關,睡眠不足則抵抗力差。
6、忌諱空腹喝茶
適度喝茶可降暑,但是忌諱大量喝茶及空腹喝茶,空腹飲茶容易導致茶水消耗人體的陽氣,如果再是喜歡食咸之人,鹹味引茶入腎,消爍下焦腎陽,使人易於罹患手足疼痛之痹症,以及下元虛冷的腹瀉、陽痿、痛經等病症。因此,夏季飲茶,應是在餐後飲二到三杯為宜,有飢餓感則立刻停飲。
7、忌吃大量油膩食物
中暑後應該少吃油膩食物,以適應夏季胃腸的消化功能。如果吃了大量的油膩食物會加重胃腸的負擔,使大量血液滯留於胃腸道,輸送到大腦的血液相對減少,人體就會感到疲憊加重,更容易引起消化不良。
8、忌洗冷水澡
勿貪涼用冷水洗浴,冷水洗浴是很多青中男性最喜歡的消暑方式,但夏季天氣談熱,人的汗孔肌腠均處於開泄狀態,因此,寒氣極易侵入人體,導致陽氣暗損。可以見到的病症如手足發冷,小腿轉筋,雙目視物不清,甚則變生原因不明的發熱證。同時,即使是熱水洗浴,亦要注意浴後避風,對小兒尤其如此。